2025年8月,山东大学法学院“智法同晖”调研团成员朱佳朋走进即墨区人民法院,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了解基层法院的数字司法建设现状,旨在为后续推进DeepSeek赋能刑事裁判的专题研究提供思路。
成员通过与法院工作人员交谈了解到,早在2020年2月,该院就完成全国首例远程连线监区审判,通过连接看守所、检察院与法院审判庭的三方远程视频系统,实现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两不误”。今年7月,蓝村法庭又启用全新升级的互联网审判庭,创新构建“线上云法庭+线下工作站”双轨并行的“两站融合”解纷模式。
随后,团队成员在实习期间接触相关业务,亲身体验操作各类数字系统。“终本终结管理平台”一键重启终本案件,联通公安、税务等多部门数据,批量监控被执行人最新财产动向。执行局“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助力冻结账户、查封车辆等在分秒间完成,彻底告别“跑断腿”的财产查控时代。可见,技术赋能司法的确实现了司法效率的“加速跑”。
法院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着重指出,技术安全是实现数字系统良性应用的前提,一旦出现系统崩溃等突发状况,相关工作就难以推进。
对此,一是要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地位,二是把握好各类技术的风险系数和应用场景。此外,对于DeepSeek赋能刑事裁判问题,工作人员表示期待充分发挥DeepSeek可本地部署、“思维链”模式等优势,扩大数字司法应用领域,真正实现“给司法做加法,给当事人诉讼做减法,给审判效益增砝码,给庭审工作减负重”。
通过前往即墨区人民法院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对现有数字司法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局限性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以需求为导向,本次调研成果也为后续探索DeepSeek在刑事裁判领域的不同应用场景并制定相应的规制方案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