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绿色小分队”实践团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实践活动

队员们围在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队员正耐心的为小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队员在采访路边的居民
为了宣扬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8月7号上午,我院“绿色小分队”队员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在沭阳县幸福家园小区搭建了一个垃圾分类宣讲角并进行了宣讲。
宣传角活动现场,同学们正绘声绘色地向社区居民系统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环保意义。“一个易拉罐降解需要200年,而回收利用仅需6周。”“每吨厨余垃圾可产生0.3吨有机肥料”……一组组具体数据让居民们直观感受到垃圾分类对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的积极作用。同时不断地有路人好奇凑了过来,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王大伯了解后笑着说“今天才知道,原来垃圾又有那么大的用。”
在实操讲解环节,宣讲团队采用“四分法”模型,重点区分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同学们特别设计“常见误区辨析环节”,如“大棒骨不属于厨余垃圾”“污损塑料袋不可回收”等生活实例,帮助居民厘清分类标准。。社区张阿姨感慨:“以前觉得分类麻烦,今天才知道分对了能变废为宝。”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使队员们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还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很多居民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来,让环保理念在社区中悄然生根发芽。
新闻来源:燕一喆
图片来源:周唯一,张志隆
审核: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