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衿雨花行暑期团队社会实践报告

    2025-08-31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了为期10天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主要负责前台接待、咨询引导、秩序维护及相关辅助性事务。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入了解了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职能,锻炼了沟通协调与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并在服务过程中接受了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增强了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一、实践活动的选择与初心
  
  我们本着服务社会,奉献青春力量的初衷,希望利用暑期时间,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服务,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体现当代青年的价值与担当,于是在考虑后,选择了去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志愿活动,希望可以真正体验“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主题的意义,可以近距离地感受革命历史氛围,学习先烈英勇事迹,深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进而成为红色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
  
  同时,我也希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可通过前台这一直面公众的岗位,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步入社会积累实践经验。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
  
  我们团队七个人,每两人一组,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三到四天的烈士陵园志愿者活动服务,基本上工作都是一致的,都是在游客服务中心的前台进行导览服务。
  
  我们的工作以游客服务为核心,承担多方面工作。一是基础咨询引导,在服务中心窗口及园区入口处,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详细讲解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就义群雕等核心景点的位置与历史背景;二是便民服务支持,协助游客寄存行李、租借轮椅与婴儿车,解答票务预约、开放时间等常见问题,同时负责维护服务中心的便民物资,如及时补充饮用水、纸巾、应急药品等;三是秩序维护与文明引导,在人流密集时段疏导参观队伍,提醒游客保持安静、爱护园区环境,避免触碰文物与纪念设施,还协助工作人员完成节假日祭扫活动的现场引导工作,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1.咨询导览服务:作为陵园对外服务的首个窗口,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团体及祭扫群众。准确、耐心地解答关于开放时间、参观路线、场馆分布、活动预约、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咨询。熟练掌握了陵园布局及纪念馆陈列内容,能为游客提供合理的参观建议。
  
  2.信息登记与引导:对大型团队参观进行事前登记,协调参观时间以避免拥堵。协助游客进行必要的入园登记(如特殊时期需进行的流程)。引导游客前往纪念馆、墓区等不同区域,提示参观注意事项(如保持肃静、禁止吸烟等)。
  
  3.便民服务与物资管理:管理前台便民服务箱(提供常用药品、老花镜、针线包等)、宣传资料架(放置陵园介绍、活动预告、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等)。根据需要向游客发放相关资料,并及时补充所需物品。
  
  4.秩序维护与应急协助:协助工作人员维持前台区域的秩序,引导游客有序排队咨询。遇到天气突变(如暴雨、酷暑)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习基本应急流程,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第一时间报告相关负责人员并协助初步处理。
  
  5.反馈收集与传递:留意收集游客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汇总反馈给陵园管理部门,充当园区与游客之间沟通的桥梁。
  
  6.辅助性工作:协助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数据录入、文件整理、电话接听转接等工作。
  
  三、实践收获与体会
  
  首先最重要的是烈士陵园本身带给我们的思想精神的升华,每日身处庄严肃穆的环境中,目睹各界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满怀敬意的瞻仰,聆听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使我对“牺牲”“奉献”“信仰”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每一次向来访者讲述先烈事迹,都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灵魂深受震撼和洗礼,更加懂得了今日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了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其次便是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在志愿者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自身言行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着陵园乃至志愿者队伍的形象。这份工作让我们意识到服务社会、贡献力量的现实意义,增强了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而且对于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游客要有效沟通,学会了倾听、耐心和换位思考。最后便是这种社会性的志愿者活动教会了我许多能力,比如面对各种咨询和偶尔出现的突发状况,学会了冷静分析、快速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力;在协调团队参观、维持秩序过程中,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能快速掌握陵园历史和管理规定,并有效传递给游客的学习能力。
  
  而当亲身体验了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的琐碎与不易后,我们才认识到这份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责任心、耐心和专业知识。对陵园管理工作者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社会实践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热点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